2.2 企業比較:
中智、上海外服、北京外服比較
三家簡介如下: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中文簡稱中智,英文簡稱CIIC)
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點骨干企業,是國務院國資委直屬唯一一家專業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的全國性集團公司。中智適應全球知識經濟時代新生產力的發展,適應全球服務產業結構轉移的變革性調整和全外包、離岸化的新趨勢,適應中國服務產業結構的提升和新型經濟增長方式的需求,在智力服務第四產業凝聚核心競爭力,以人力資源服務為主業,以投資與貿易服務為適度多元發展領域,在新興服務領域擁有人才、資源、網絡、規模、經驗的巨大優勢和影響力,成為具有高度競爭力和領先性優勢的全新創業組織。中智成立于1987年,總部設在北京,在境內外設立80家分支機構,在76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廣泛的經濟技術人才合作。中智在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實現最大規模效應,在投資和國際貿易服務領域形成強大服務平臺,努力成為中國智力服務產業中的旗艦部隊和國家新一輪綜合國力競爭中的重要力量,成為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業中引導市場的領先企業。網址:https://www.ciic.com.cn/
北京服務:成立于1979年的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FESCO),是中國率先為外商駐華代表機構、外商金融機構、經濟組織提供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的公司,擁有悠久的人力資源專業化服務歷史、豐富的市場經驗以及完備的服務資質。作為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領跑者,FESCO服務于來自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的8千余家客戶,以及在這些機構中工作的25萬名中外雇員。客戶包括眾多國際知名跨國企業、三資企業、國營企業、民營企業,橫跨通信電子、IT、生物技術、互聯網、汽車等高新科技領域和石化、醫藥、金融、快速消費品等多個行業。FESCO人力資源服務體系依托網站、呼叫中心等技術手段,貫穿招聘、派遣、員工福利外包、IT人員外包、財務外包、外籍人員服務等多重領域,在北京設有11家辦事服務機構,在全國建立了10家投資公司、43家分公司,形成了以北京和上海為中心、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通過“一地簽約,全國服務”為客戶提供最大便捷。擁有中國人力資源業界最具競爭力和品牌價值的 FESCO,已日益成為跨國公司人力資源首選戰略合作伙伴,更榮膺2008年北京奧組委人力資源服務協作伙伴。2007年,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等權威機構特授予FESCO “中國杰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稱號。
網站:https://www.fesco.com.cn/
上海外服:作為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的旗艦企業,上海外服為企業提供以中國員工為服務對象的一站式服務,覆蓋了員工在企業服務的完整生命周期,包括人才招聘、背景調查、錄職體檢、人事代理、人才派遣、職能外包、福利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人才培訓和再就業服務。目前上海外服所服務的客戶數和中國員工數都居行業領先地位。
網址:https://www.efesco.com/
網友評價:
FESCO已經成為一個多元化的集團。FESCO最早由國家安全部做起來的。這個時候中國宣布中國對外改革開放了。七九年允許外資企業成立,那個時候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這個公司叫北京空港食品有限公司。因為我們不太會做飛機上外國人想吃些什么,所以成立了這家合資企業。開始由外商的身份進入中國要管中國人了,那么從安全部的角度來講,認為這件事很不穩妥。那么我們就給他設定一個貿易壁壘,如果想在中國經商用人就必須找FESCO要人。這就是 FESCO業務的前身。在這種條件下成立了北京外企服務有限公司。由于有受政策方面的保護在很快的一段時間FESCO做出了一定的影響。后來就有了IBM 在中國設辦事處,這個時候從經濟上中國不太允許外商直接在中國開獨資公司,只允許開聯絡處的方式進行經營。那時候實際FESCO都沒有意識到他已經干了一件二十年后特別上檔次的一件事情,就是外包。它本來是想設一個政策卡住外商在中國的用人。這種在無意間就成就了今天外包公司的一個雛形。從那時起招聘、薪酬全部外包。因為不放心讓商外自己管理,FESCO形成了一種壟斷。通過這段時間的積累,它收取了巨款的服務費,達到今天這種我們在國有企業集團中排名在前一千名連續了三年。
三家都號稱是最大的,據說中智銷售額約有200億人民幣,是中國企業五百強,其它兩家不敢說銷售額,雖說都號稱有數十萬雇員,都是中國第一,我看外服的水份高一些,有本事拿財務報表來說話。
相比而言,中智的業務更要多元化點,但是,我覺得服務方面其實差不多的!
中智在上海作為后來者,強龍壓了地頭蛇,從無到有,硬是從上海外服嘴里爭下半壁江山,確是不容易,一定有其道理。
供應商沒有好壞之分,好的雇主,是帶領你的供應商,跟你一起發展一起協作。我們目前用的是中智,外包美眉工作也辛苦的,但是她親口說“跟我們合作,成長很快”,外包公司也認可我們的要求,雙方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