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企業比較:
在以上傳媒行業中的3個方向中,它們在當今文化事業急速前進的社會中,都有著較好的發展前景,新媒體尤為明顯。當然,具體方向的情況還是有些區別的。因此,應屆畢業生網(www.dazhengnongzi.com)職場專家總結以下特點:
新老傳媒各自均有優勢
盡管我們前面提到新媒體對舊媒體帶來巨大的壓力,但實際上,舊媒體遇到的外在挑戰遠小于其自身的挑戰。就是說,如果它能夠自己改革的話,就不會感覺到網絡的沖擊。如果它自己能夠做得很好,那么它就一定能夠在市場上生存而且能夠生存得很好。現在已經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了,不管是《第一財經》還是《三聯生活周刊》這些的廣告收入每年都是有增長的。中國的傳統媒體還是處于很低端的水平,其實如果真的是改變體制,如果改革一些東西,那么還真的是可以做得很好的。
網絡媒體的體制優勢很明顯,一個是激勵機制很好。騰訊的管理非常完善,這些上市公司的管理模式都是很國際化的管理模式。員工的激勵也很到位,包括薪酬和股權。我們做的事情很多都是跟公司的股價相關的。如果你這一季度做得不好,那么很快就會反映在評價上,
就會反映在你的廣告上,股價馬上就會下來。但是傳統媒體沒有一家是有股權激勵的,沒有一個反饋機制將你做的結果反饋回來,員工做得好不好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其實現在的傳統媒體很多人都是為了一份新聞理想在堅持,做得很辛苦。互聯網又突破了地域的局限,可以傳播到國內各個地區甚至是國外,而且網民也可以參與進來給你一些反饋的。傳統媒體將來可能更多的是做內容,做一些專業性的內容,做一些新聞和調查。但是網絡更多的是一個傳播者的角色。
總之,各媒體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加之受眾職業種類特別是第三產業職業種類越來越多,工作條件、環境的多樣化及細分化帶來了閑暇時間的 多樣化、細分化。因此,不同受眾在不同的時間段需要不同的傳播內容和接受方式,給新老媒體都將帶來發展動力支持。
下半年影視娛樂、網絡游戲和在線視頻將成為主要成長領域
從一季度的統計數據來看,這三個子行業都出現高速增長,其中整體網絡游戲行業規模185.9億元,同比增長22%,移動端游戲24.3億元,同比增長40%,但是智能手機游戲規模11.2億元,同比增長300%;整體網絡廣告規模200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網絡視頻廣告17.4億元,同比增長48%;整體電影市場規模52.5億元,同比增長38%,但是國產電影市場實現票房36.2億元,同比增長119%。我們預計下半年推動這些行業的增長因素仍將延續,華誼、光線和掌趣等上市公司在上半年抓住了行業爆發的機會,下半年單個項目(游戲或者電影)的成敗仍將是決定這些公司股價的關鍵因素,游戲和電影領域的波動會比較大,而網絡視頻作為平臺型的產業增長更加穩定。
紙媒會越來越重要
國際期刊聯盟主席與首席執行官唐樂德?庫墨菲爾德聲稱,“對于媒體來說,消費者擁有最終的選擇權,由他們決定喜歡讀什么樣的內容,以及閱讀的方式,傳統媒體應該在吸引讀者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對于雜志來說,我們的優勢在于已經有了一個信譽很好的品牌,數字化工具的發展和進步,對于我們建立品牌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紙媒對消費者來說會越來越重要,因為人類是感性的,是有觸覺的。而網絡等新興媒體給人們提供的是一種虛擬環境,鼠標一點,文字和圖像就沒有了。我相信人類不希望這樣的生活,他們希望可以有很精美的、可觸摸、可感知的雜志或報紙,至少在未來的很多年內都會這樣。”
網站是雜志新的收入增長點
法國樺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團大中華區、東南亞和澳洲地區首席執行官維可偉聲稱,“網站可以擴大雜志的業務空間,而不是取代雜志。我們不要被新的科技所嚇倒,這些新媒體也只有和傳統媒體相結合,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同時,雜志也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謀求新的收入增長點。CARandDriver.com是美國的一家網站,它不光提供信息性的服務,還要為即將擁有汽車的車主提供服務;日本《瑞麗》雜志的網絡版,主要提供一些和時尚、美容、奢侈品消費相關的信息;法國的Psychologies.com提供一些在線咨詢以及問答。這些網站以獨特的內容創造了較高的點擊率。我們雜志可以利用網站的人氣資源來擴大自己的利潤空間,讓網站成為雜志新的收入增長點。”
新老媒體的互補之道
新媒體適應了社會的轉型與變遷,成為了時代的熱門傳播媒介。曾經的“新媒體”,現今的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等,它們在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中仍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有著廣泛的市場。
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及其衍生品的沖擊下,傳統媒體積極探尋傳統媒體發展的新出路。傳統媒體的轉型從“入網”開始,“報網融合”,“臺網融合”,但大多停留在紙質版內容的電子化復制階段,或是電視臺播放節目的網上點播。網絡上缺乏與紙質報章、電視節目、廣播欄目互補的內容,也少有充分考慮網絡用戶與傳統受眾的接受差異。傳統媒體盲目崇拜新媒體,把轉變為新媒體當作是一種簡單的復制,追求形式上而不是內容上的新媒體化,簡單地認為融入新媒體就是建設門戶網站,就是簡單運作在各社交平臺上的公共賬號,或是時有時無地在網絡發布信息。理念先進一些的廣電媒體,也只是與知名的、大型的新媒體公司合作,進行較為簡單的官方互動。在多數情況下,傳統媒體處于一種被動狀態,被新媒體裹挾著前進,長此以往,傳統媒體會喪失獨有的優勢。
傳統媒體的變革貴在內容的創新而非形式的創新,并不是傳統內容的數字化就是新媒體,而應該是一種融合和互補。比如,傳統媒介可用新媒體的傳播載體補充其傳播內容的不足,實行差異化、互補性傳播。傳統媒介在融入新媒體時,應堅守獨特的優勢,比如專業化運作——電視、廣播、圖書、期刊,從前期策劃、節目錄制、信息采集、內容審核、到完成制作,每一流程都有專業的技術人員為其把關。在長期的專業化運營過程中,傳統媒體創造了具有專業化水準的原創作品和經典欄目,積累了廣泛的人氣,這些豐厚的無形資產是新媒體所難以比擬的。傳統媒體是品牌、公信度的塑造者和維護者。
無論是傳統媒介還是新媒體,歸根到底只是一種媒介形式,只有傳播途徑和接受形態的差異。在文明社會,媒體是一個公共領域,具備公共屬性。因此,對于媒體,尤其是傳統媒介來說,秉持媒體的公共功能是其尋求突破的關鍵。當前,傳統媒介受到新媒體沖擊的原因之一,是傳統媒介給受眾提供公民社會所需要的公共功能不足,傳統媒介較多地體現了一種宣傳功能,而網絡更多地體現了公共功能。因此,傳統媒體與其把新媒體的沖擊看作是一種威脅,不如加強融合,把新媒體當作是自身發展壯大的工具。第一,把新媒體作為傳統媒體形象營銷的平臺。第二,把新媒體作為傳統媒體產品深度營銷的平臺,深度開發具有影響力的內容,利用受眾“好奇、搶鮮”等心理,實施稀缺性釋放,促使受眾使用新媒體關注傳統媒介的產品開發內容。第三,把新媒體作為傳統媒體“線上、線下”互補的營銷平臺。傳統媒體還可以把新媒體作為內容創新的重要載體,學習新媒體傳播內容短小、互動的特點,創新內容形式,發展微小型內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