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wumo"><code id="cwumo"></code></nav>
  • <menu id="cwumo"><strong id="cwumo"></strong></menu>

    愛耳日手抄報主題資料

    時間:2022-07-11 09:46:18 手抄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愛耳日手抄報主題資料

      走進生活,感受噪聲。倡議家長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的馬路及周圍企業,感受噪音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從而提高學生保護聽力的意識。下面是應屆畢業生網整理的愛耳日手抄報主題資料,歡迎閱讀!

    愛耳日手抄報主題資料

      如何保護耳朵?

      1.教育應由兒童開始

      很多小孩子經常都會將細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當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應保持鎮定,然后立即帶同小孩去看醫生。

      父母應教導兒童不要亂塞東西入耳,亦不可試圖自行替小孩挖出異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2.耳朵的清潔

      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須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只會將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

      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父母應留意嬰兒嘔奶時,勿讓奶水流入耳內,引致外耳道炎。

      3.噪音環境

      當人在每周超過四十小時及處於八十五至九十分貝的環境下而又沒有作保護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發極大的響聲,都會毀壞耳蝸的精密細胞,造成聲震損傷。所以,在有聲震損傷危險的時侯,例如:工業噪音,尤以在機器車間或鑄造廠為甚,巨大的敲鐘聲、槍炮聲和爆炸聲,我們都應該戴上特制的耳朵保護器。在職業安全條例下,這種保護器須由雇主供應。

      4.藥物的使用

      當察覺耳朵有毛病時,應該去看醫生,切勿自行購買耳藥水滴在患處,以免因藥物不當而令病情更趨惡化。

      婦女懷孕期間,應遵照醫生指示用藥,因為有些藥物會影響胎兒聽覺的發育。

      5.及早治療

      既然耳朵是一個重要的器官,在下列情況下,我們應盡早找醫生治療。例如:

      l 流膿或出血

      l 因異物入耳而感疼痛

      l 長期耳痛不止

      l 突然喪失聽覺

      l 耳鳴及頭暈

      香港兒童的聽覺保健

      在本港,此項服務分別由?生署及教育署按兒童的年齡提供,目的在盡早識別兒童在聽覺發育的過程中的異常狀況,并給予適當的治療及輔導,以增加其康復機會。

      (一)新生嬰兒至六歲兒童

      可在各區母嬰健康院內免費接受聽覺篩選服務。若兒童被發覺聽力有異常,便會轉介往「耳鼻喉專科」或「兒童體能及智力測驗中心」進行全面性覆驗及跟進。

      (二)學童保健

      由教育署安排為小一學生進行聽力評估,并按需要轉介學童往「耳鼻喉專科」作進一步治療。教育署特殊教育組亦會根據聾童的失聰程度安排就讀適合的學校。

      家長亦應注意兒童的語言發展(例如發音不正),學習表現(例如對老師的發問沒有反應),和日常生活習慣(例如把電視機音量放到很大或慣性使用單一只耳朵)等情況,如有懷疑,可經家庭醫生轉介到耳鼻喉專科檢查。

    【愛耳日手抄報主題資料】相關文章:

    全國愛耳日手抄報資料07-11

    愛耳日手抄報資料大全07-08

    2015愛耳日手抄報:全國愛耳日手抄報宣傳資料07-08

    2016年愛耳日主題資料06-30

    2015全國愛耳日手抄報資料07-08

    3.3愛耳日手抄報內容:2015年全國“愛耳日”主題07-08

    中國愛耳日宣傳資料08-29

    世界愛耳日宣傳資料08-29

    愛耳日手抄報07-11

    日韩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