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選調生的定義
就是各級組織部門有計劃的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的主要來源進行重點培養,從中挑選出優秀分子,逐級補充到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隊伍中去。這批畢業生簡稱“選調生”。
為什么要招錄選調生
二十多年來的實踐證明,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需要有大批德才兼備,既有文化素質又有實踐經驗的年輕干部。把優秀年輕大學畢業生分配到基層工作,是加快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步伐,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的重要戰略舉措,是遵循年輕干部成長規律、加速領導人才成長的有效途徑。
選調生工作——打造中國特色干部后備庫
干部隊伍中有這樣一個群體:大學畢業時,他們被各省區市黨委組織部選調,送到基層培養鍛煉。人們稱之為選調生;
1980 年至今,6萬名品學兼優的選調生,遍布南國北疆;
1986 年以前,全國共選調 1.27萬名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其中20個省區市目前有近七成選調生擔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
不斷規范選育流程
嚴格標準,擇優選調
科學培養,動態管理
不惟臺階,適時任用
打造年輕干部培養制度
基層實踐:人生起步的基礎
艱苦環境:走向成熟的根本多
崗位鍛煉:提升素質的關鍵
實踐表明,選調生工作符合“早發現、早培養、早成才”的年輕干部成才規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干部選拔培養制度。這一做法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
一是實現了從源頭抓起,加快培養年輕干部的戰略意圖。抽樣調查顯示:四川省20 世紀 80 年代的選調生,大部分已成為縣處級以上干部;山東省棗莊市最年輕的副市級、正縣(處)級干部均是選調生。
二是在實踐中鍛煉造就了一批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具有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素質優秀年輕干部。
三是加強了基層組織建設,改善了各級領導班子結構。目前,很大一部分選調生主要工作在基層。他們發揮自己文化程度高、專業能力強的優勢,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在基層工作、生活,為基層建設帶來了清新的風氣。同時,選調生的成長也使各級領導班子專業知識結構不斷得到改善。
選調生工作這一被實踐證明了的培養年輕干部的有效方法,有關部門在進一步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正不斷完善配套政策,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使更多的年輕干部在基層實踐中加快成長。
鏈接
1.在對20 世紀 80 年代選調生的一次抽樣調查中,95.8%的人認為,走選調生這條路,在基層鍛煉的選擇是正確的;76.3%的人認為,成長成才與選調生經歷密切相關;79%的人認為,基層工作的鍛煉使自己增強了能力。
2.到2004 年底,據對20 個省區市選調生的調查統計,有 6800 余名進入縣處級以上領導班子,有420 名進入地廳級以上領導班子,有7 名進入省部級領導班子。
錄用考核及程序
一、國家公務員錄用考核的內容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核的內容是依據職位要求的基本職責和任職條件而制定的,以筆試、面試等考試環節無法考察的項目為重點考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政治素質;(2)擬錄用職位的要求;(3)報考資格條件復審;(4)職務回避考核;(5)道德品質考核。
二、常用的考核方法有三種,即查閱檔案考核法、談話考核法和座談會考核法。
三、錄用程序
中央、國家機關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主要有:制定錄用計劃、發布公告、組織考生報名、實施筆試、實施面試、進行考核和體檢、公布擬錄用人員名單、進行錄用審批(備案)等八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