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wumo"><code id="cwumo"></code></nav>
  • <menu id="cwumo"><strong id="cwumo"></strong></menu>
    人力資源 > 人才戰略 > 人才流失危機迫近,政策應作全局考量

    人才流失危機迫近,政策應作全局考量

    發布時間:2017-08-08編輯:唐露

      對待優秀人才的態度是極能夠體現一個老板的格局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人才流失危機迫近相關文章,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yjbys.com/hr)。

    人才流失危機迫近

      深圳人才吸引力優勢的減弱,已是共識。“孔雀不再東南飛”的報道常見諸各類媒體,各種綜合性、行業性的招聘會則是晴雨表,企業吸引人才不易,留住人才也不易。逐年失去人才吸引優勢的深圳,所面臨的人才問題有多嚴重?是否影響到城市現在及未來的發展?這些問題亟待決策者作全局考量。

      面對日益迫近的這場人才危機,深圳又該如何應對?解決問題分三步走,一是把人才引進來,二是把人才留下來,三是建立人才自我培養機制。這就要求在制定人才政策時注重全面、配套—加大對醫療衛生、基礎教育、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務投入、完善配套設施、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建設宜居宜業城市、創造引才留才的良好環境。

      盡管深圳這些年吸引高層次人才成績不錯,但城市長遠的競爭力還是要靠中端人才、基礎人才。深圳要留住高級工以上、大專以上人才,這對城市長遠競爭力至關重要。深圳應完善政策體系,加大對基礎性人才的扶持力度。對高層次人才,政府是“高看一眼,厚愛三分”,給的是“真金白銀”,開的是綠色通道。而中端人才卻只能拿到每月2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租房補貼,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因辦理手續太繁瑣,需提供10多項材料,效果難以讓人滿意。

      對于決策者來說,既要有長遠戰略規劃,更要有近期因應之道。除了盡快梳理現有人才政策并突破局限,還應加強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簡化辦事流程,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就業創業服務。

      拓展知識: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形成

      2014年是北京市朝陽區迎接全國百家城市技能振興專項活動績效評估的重要一年, 也是朝陽區落實區級職業培訓意見、 促進朝陽職業能力建設深入發展的機遇之年。

      徐寶榮介紹說, 2014年朝陽區正在實施 “1+3” 計劃, 即: 完善一系列政策, 實施培養帶動、 集聚創新、 基礎建設三項工程。 “通過實施就業技能全員普及、 崗位技能終身提升、 創業技能高端引領三項行動計劃, 加快全員終身職業培訓制度的建立; 通過完善建立高端培養、人才選拔、 成果轉化、 價值認同、引領集聚、 表彰激勵六大平臺, 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

      徐寶榮告訴記者, 朝陽區重新修訂了 《朝陽區高技能人才培訓補貼管理辦法》, 并出臺 《北京市朝陽區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認定管理辦法 (試行)》 和 《北京市朝陽區首席技師工作室認定管理辦法 (試行)》,進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選拔工作力度。

      數據顯示, 2007年-2013年,朝陽區用于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已累計支出406.62萬元, 2008年2013年, 高技能人才培訓補貼支出219.62萬元, 2009年、 2011年、2013年共向享受區政府首席技師、首席員工特殊津貼人員發放獎勵費71萬元。

      據徐寶榮介紹, 2011年-2012年, 朝陽區共培訓城鄉勞動者13.59萬人, 其中, 高級工及以上高技能人才1.06萬人, 促進8.08萬人實現就業, 比 “十一五” 期間年均同比增長分別達到了22.83%、 36.09%和51.83%。

      目前, 朝陽區以行業、 企業為主體, 職業院校為基礎, 校企合作緊密銜接, 政府推動與社會支持相互結合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初步形成。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hr頻道©YJBYS.com

    日韩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