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吉林旅游解說導游詞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導游,有必要進行細致的導游詞準備工作,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怎么樣才能寫出優秀的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吉林旅游解說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吉林旅游解說導游詞1
“泰州城不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馬可波羅的這句話充分描繪古城泰州小巧溫馨、精致祥和的水城慢生活的景象。也不知是一種浪漫的巧合還是上天刻意的安排,這座古老的鳳凰城還賦予了“泰”字三水的豐富內涵,更孕育了溱湖的秀美。今天小徐將帶您泛舟溱湖,感受陶淵明筆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純凈和質樸。
溱湖,是一個與海親近的湖,八千年前的一場海浸之后,留下的?湖。激情的長江奔騰地向里下河涌來,在此和淮河水溫情地交融,緩緩向東抒情地匯入了黃海,形成了獨特的'三水文化,三水匯聚催生了這顆江淮明珠。
人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么溱湖就是人間的水天堂。6300畝的水域展示了她寬闊的胸懷和包容。5.5米的深度則體現了她的無盡頭的神秘和溫柔。
上天除了賜予十里溱湖的蒼茫之外,還懷抱了湖畔的一座宋千年古剎“古壽圣寺”。它自古就是藥師佛的道場,日夜吸納天地間的靈氣,佛佑一方,消災延壽。500噸純銅打造的81米高的三面藥師佛塔,壯麗雄偉,承載了“天下第一水央塔”的美名。遙看佛塔,心若浮塵碧洗,空澈透明,傍晚燈火通明便呈現出一派“水天佛國、琉璃禪韻”的圣境。
不僅佛教文化深厚,溱湖還有著絕佳的水資源環境,碧波蕩漾的弱堿性水精心孕育了“一網情深”的美食――“溱湖八鮮”。說到溱湖八鮮啊,您得聽我這么說:籪蟹肉嫩殼紅亮、甲魚野生膠汁香、銀魚如玉鮮嫩爽、雜魚量多品種廣、魚餅青菜燴高湯、蝦球味美好營養、螺貝滋陰性溫涼、老鵝三寶配蔥姜。就是這些最簡單的食材,最傳統的烹飪方法卻使得溱湖八鮮名聲大振,讓游人們流連忘返。因為您品嘗到的是一種鄉情,讓您才下舌尖卻上心頭。
說完美食,接下來可是溱湖的重頭戲了,那就是一年一度振奮人心的“溱潼會船節”。“溱潼會船節”于每年的清明之后舉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絕句仿佛讓所有的清明節都籠罩著一層蒙蒙的雨霧,千絲萬縷的鄉愁就在那一天飄飄灑灑。然而就在這千年古鎮,就在這十里溱湖,清明節卻走出了古詩人的傷感,燦爛成了一種民俗。會船當天,湖面上千舟云集、萬篙林立,湖岸上呼聲如潮、鼓樂喧天。這一天溱湖人每年都翹首期盼,在當地人看來比春節還要重要,因為這是他們自己的節日。如今的會船節已經被列為“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十大民俗節慶活動”、“大世界吉尼斯”等榮譽。
除了會船以外,溱湖帶著期待、承載著希望摘取了一個又一個引以為榮的桂冠: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區、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同時,溱湖還創下了中國最年輕的5A景區的驕人記錄。
盡管很多人走過無數水鄉小城,來到溱湖還是會被她獨特的魅力風情所打動。她雖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卻有著茶樹的堅貞質樸;她雖沒有戲曲中的爽朗花腔,卻有著水鄉小調的清新婉轉。歷代的文人墨客更是為她留下眾多的詩詞歌賦,讓溱湖在從容中平添了幾許優雅:莫道江南花似錦,溱潼水國勝江南。在這個秋風送爽的日子里,就請各位跟隨我去駐足細品這個自然與文化完美交融的精心之作吧。
吉林旅游解說導游詞 明珠園位于吉林省松原市長山鎮境內,長山熱電廠東側,長山熱電廠始建于1969年,30多年來,它象太陽一樣為大地和人民奉獻著光和熱,默默地為吉林電力事業的騰飛和松原經濟的發展貢獻著力量,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草原上熠熠生輝,長山明珠園也是由此而得名。這里風光怡人,景色秀美。 長山明珠園是由長山熱電廠出資始建于1988年,原名水上公園,為了充分發揮地理環境優勢,加快開發旅游業,20__年長山熱電廠出資再次對其進行了全面改造,并更名為明珠園,由長山熱電廠明珠實業公司進行管理,現在的明珠園占地面積達2.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4平方公里,綠化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公園內設置了16個功能區,涵蓋了歷史教育,野外生存,餐飲服務,園林景觀,現代游藝,荷花觀賞,植物觀賞,游船垂釣,冬季運動等。整個明珠園既富現代文明氣息,又具備蘇州園林的典雅,突出了休閑、娛樂、教育、健身、實踐的宗旨。公園內設置了16個功能區,整個明珠園既富現代文明氣息,又具蘇州園林的典雅特色。 走進明珠園正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鑲嵌在黃色大理石上的`一幅“塞外平原湖光山色勝江南、遼金故地碧水樓臺迎賓客”的對聯。 入正門,佇立于希望之星主題廣場,便會將整個明珠園的景色盡收眼底。“希望之星”主題雕塑,它的曲線型鋼柱上鑲有金光閃閃的明珠,背景為碧波蕩漾的人工湖,預示著生活在長山的人們充滿希望,前程似錦。廣場周圍鮮花環繞,綠草如茵,整個廣場莊嚴、凝重。夜幕降臨,草坪燈、路燈柔光四射,游人在路椅上小憩,在湖岸邊、草坪旁細語,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環抱中,舒適愜意,其樂無窮。 吉林向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1年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是以保護丹頂鶴等珍稀鳥類和蒙古黃榆等稀有植物為主要目的的內陸濕地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位于吉林省通榆縣境內,總幅員105467公頃。南北最長45公里,東西最寬42公里,西與內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與洮南市相鄰。保護區南部有霍林河貫穿東西,中部有額穆泰河流進濕地,北部引洮兒河水注入水庫。保護區橫跨通榆縣五個鄉鎮場、十二個村、三十二個自然屯,二萬人口在區內從事著農、林、牧、副、漁各業生產。 向海地形復雜,生境多樣,多種生物區系與復雜的生態環境互相滲透。沙丘、草原、沼澤、湖泊相間分布,縱橫交錯、星羅棋布、構成典型的濕地多樣性景觀。區內林地面積2.9公頃,其中蒙古黃榆面積1.9萬公頃;湖泊水域1.25萬公頃;蘆葦沼澤2.36萬公頃;草原面積3.04萬公頃,形成四大生態景區。即:沙丘榆林、湖泊水域、蒲草葦蕩、羊草草原。這四大景區資源十分豐富。我國動物地理區劃中的東北區松遼平原亞區和蒙新區東部草原亞區的動植物資源在這均有分布。共有植物595種,其中藥用植物220多種;脊椎動物300多種,其中鳥類293種,獸類37種,爬行類為8種,兩棲類5種;魚類29種,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335種中向海就有52種。其中一級10種:大鴇、東方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鶴、白頭鶴、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虎頭海雕。二級動物42種。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烏及其棲息環境協定》中的鳥類173種,占協定種數的76.21%,有《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保護的49類。有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235種。 向海自然保護區由于原始狀態良好,加之保護成果顯著,1986年被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被國務院指定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評定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1993年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委員會批準納入“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基博到向海考察時說:“我到過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自然保護區,象向海這樣完好的自然景觀、原始的生態環境、多樣的濕地生物,全球已不多了,向海不僅是中國的一塊寶地,也是世界的一塊寶地”。 【吉林旅游解說導游詞】相關文章: 吉林旅游導游詞(精選10篇)09-05 吉林隕石旅游景點導游詞07-28 河北旅游解說導游詞通用01-29 黑龍江旅游解說導游詞通用05-12 吉林導游詞10-15 吉林經典導游詞05-12 吉林旅游必去景點07-11 吉林旅游景點07-27 吉林向海的導游詞11-15 吉林古跡導游詞11-14吉林旅游解說導游詞2
吉林旅游解說導游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