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導游詞(匯總3篇)
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就有可能用到導游詞,借助導游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游客觀光游覽。導游詞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貴州的導游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貴州的導游詞1
香紙溝是一個漢族和布依族的雜居地。
大約620xx年前,明太祖朱元璋調北填南,有中國造先師蔡倫的后裔彭氏三兄弟從湖南新化來到此地,見這里漫山遍野,茂林修竹,景色又秀麗宜人,覺得是造紙難得的風水寶地,遂之定居于此。從此,中國造紙文明便在這些谷溝溪流中生根發芽,為紀念祖先,人們給這里起名叫湘紙溝。 湘約溝人巧妙地利用溪流、竹林、石料等大自然恩賜的資源造紙。后來,人們因為這里生產的紙有著奇特的香味,就把原來的名字“湘紙溝”改成了“香紙溝”。香紙溝有一個金打洞的傳說,人人皆知,據老人們講,很多年前,當地一位姓金的大戶,在白水河的下游人工開鑿了一個引水洞,這條洞足足打穿了一座山,將白水河的河水引出洞外,驚動了龍脈,從此以后姓金的大戶便衰敗了,除留下幾座孤墳外,金家后人竟消失得無影無蹤。所以香紙溝現在只有汪家、胡家、彭家、羅家這些大家族了。
香紙溝景區內風景優美,集山、水、竹、林、泉、飛瀑、溶洞、奇峰怪石、幽谷深潭為一體。古老、完整的原始手工造紙作坊、古樸典雅的少數民族木結構民居錯落有致地點綴于山水之間。
所記載,蔡倫造紙有72道工序,原料主要采用麻和樹皮,香紙溝的造紙至今仍采用這72道工序,只不過是采用青竹為原料,因為當地有取之不盡的青竹。青竹砍回來,就進入了古老的造紙程序:捶打、浸泡、蒸煮、發酵、漂洗、碾壓……整個造紙過程歷時3個月。香紙溝的`人們農忙種田,農閑造紙,生活過得豐實而有序。
香紙溝的造紙經歷了上百年的沉寂之后,在今天又充滿了新的生命活力。置身其中,會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香紙溝的魅力不僅在于她仍然保存和使用著古老的造紙技術,更在于這種技術從古至今永不衰朽的生命力。
貴州的導游詞2
也許有人會問,這里為什么名叫"花溪"?是不是因為花間有水潺潺流,溪邊有花時時香呢?這也算一種解釋吧。其實,花溪原名"花仡佬"。為什么叫"花仡佬"?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花溪在歷史上獸雜居著漢、苗、布依、仡佬等民族,其中,仡佬族人特別喜歡著花衣,以族命名,所以這地方就叫"花仡佬"。
另一種說法則認為,不是以族命名,而是以集市得名。花溪原來有個很大的苗族寨子,寨中苗族自稱"花苗",后來其他兄弟民族陸續遷到附近,人口增多,這里便出現了一個購銷兩旺的牛馬市場,人們就又把它叫做"牛場"。牛場在"花苗"語言中叫做"革略"。"革略"與"仡佬"發音相似,時間一久,便又叫做了"仡佬"。"仡佬"前面加上"花苗"的"花"字,所以就變成了"花仡佬"。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1638年曾在花溪旁邊經過,他在日記中寫道:"大溪自西南峽中來,至此東轉,抵東峰(今大將山)下,乃折北而去。有九拱巨石梁,南北架溪上,是為花仡佬橋……"可見,至少三百多年前,這一帶就叫做"花仡佬"了。
花溪風景區的開發,始于清代嘉慶、道光年間。那時,當地士紳周奎父子,在這里依山建亭,堵水為潭,疊石為壩,廣植花木,一些文人雅土常在此處流連賞玩。1937年,當時的貴陽縣縣長劉劍魂覺得"花仡佬"其名不雅,經與地方人士共議,決定保留花仡佬的"花"字,加上溪水的"溪"字,所以便更名為"花溪"。劉劍魂當年在濟番橋(今花溪大橋)橋邊書寫刻石的"花溪"二字,現在已不能見到了,但他吟詠花溪的許多詩文,卻留了下來。比如,他贊美花溪是"水中華閣連瑤棟,云里清溪繞翠巒。萬縷夕陽紅杏鬧,一笠春雨綠蓑寒"。這與陳毅元帥寫的"十里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正好前后映照。花溪公園雖然在解放前已粗具規模,引來過無數達官顯貴,文入學士,但是真正得到擴建、保護和發展,還是解放后的'事。如今,公園面積已達55公頃,這里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旅游度假勝地。
貴州的導游詞3
記得六歲那年的一天,爸爸對我說:“兒子,這個周末,我們家到格凸河游玩去吧!”這句話使我這顆小小的心馬上雀躍起來,我憧憬著格凸河的美麗,那里的應該山很綠吧?那里的水是不是很清呢?那里的小朋友跟我一樣快樂嗎?懷著激動不已的心情,我盼望著,盼望著這天快點來臨,一天,兩天……我數著指頭過日子,周末終于到了。那天,我早早的從床上翻下來,收拾著東西,嚷嚷著,要去格凸嘍!要去格凸嘍!吃過早飯,我們一家人便向格凸河進軍了,一路上我高興得歡蹦亂跳,問著關于格凸河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爸爸總是應著一句話:“到了不就知道了?”
爸爸說:“格凸河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車,一陣微風拂過我的臉龐,我禁不住深吸了一口氣,哇!好清香的空氣啊!“爸爸,你聞聞?”爸爸摸著我的腦袋說:“傻孩子,看你樂得。”我又指著停靠在河邊的漁船說:“爸爸,你看好大的魚呀,它怎不跑呢?難道它不怕人嗎?”爸爸哈哈大笑起來,接著給我解釋說,這不是魚,是船,等一下我們還要坐著它到河里游玩。這新鮮的玩意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還要坐在上面到河里游玩,我開始有些迫不及待了,嚷著要去坐船。
上了船,我的心開始有些忐忑起來,不敢亂動也不敢說話。心想,這船安全嗎?我會不會掉進水里啊?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說:“別怕,兒子,你看,那里就是燕王宮。”“那里明明是一個洞嘛,怎么是燕王宮呢?”我疑惑地問道。爸爸耐心地為我解說道,燕王宮又叫燕子洞,也叫大穿洞,洞內住著成千上萬的燕子,每天早晨和傍晚都在洞口翻飛嬉戲,非常的壯觀,可惜我們現在來的不對時候,無法一睹這么多燕子翩翩起舞的壯麗景觀,這竟成了我這次格凸之行的唯一遺憾。
從燕子洞回來,我們又觀賞了夾山風光、懸棺洞、大河苗寨等景點,每一處的景色都給我留下了不一樣的感受和醉人的印象。最后我們來到了天賜湖,天賜湖是一個天然形成的湖泊,湖面很靜,湖水很清,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照映著青翠的群山。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們也該回家了,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下了船,上了車,開始踏上回家的旅程。
格凸河,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我為我的家鄉紫云擁有這樣一個美麗而奇特的地方而感到驕傲。
貴州的500字導游詞
【貴州的導游詞】相關文章:
導游詞貴州04-27
貴州導游詞11-06
貴州的導游詞06-20
介紹貴州的導游詞01-31
貴州丹霞導游詞10-16
貴州天星橋的導游詞11-14
貴州景點的導游詞04-29
介紹貴州導游詞06-22
貴州山水導游詞最新05-14
貴州景點導游詞介紹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