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科技活動中關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畢業論文
在科技活動中關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張金秋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提高人的整體素質而奠定基礎,它包括培養興趣,形成習慣,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教育的實施則是1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從德、智、體、美等多方面共同協作,密切配合來完成。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它可以使人辨別美丑、分清善惡,調整好自我和他人、個體和群體之間的相互關系,能夠使人善于團結合作,勇于開拓進取,從而實現理想,成就事業。本文作者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科技活動對推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思想品德 科技活動 教學教育 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728-2462(2007)05-00095-02
筆者認為,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應始終關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不斷去解決思想品德方面的問題,提高思想品德素質,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多年的學校科技教育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開展科技活動,在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應該高度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并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融入到科技活動之中,使之成為學生科技活動的精神和靈魂,把不同學科、不同領域和不同形式的科技活動用這個“神”統領和串聯起來,實現科技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機融合,從而將科技活動推升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更高境界。
1、在科技活動中培養愛國情懷和愛鄉情感
在科普活動中,通過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今科學家的成就和事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校每年都要開展1系列的科普活動,包括以往的“愛科學月”,如今的“科技周”、“科技節”等等。在這些科技活動期間,我們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科技場館、組織開展科技知識展會、請專家到學校作不同領域的科技專題報告、召開主體校會、主題團隊會、主題班會、開展各種比賽和征集活動,等等。通過這些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們了解我國科學家的相關信息,了解他們取得的科學成就,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給他們講我國古代的科學家張衡、沈括、郭守敬、宋應星的故事;告訴他們當代的科學家的卓越成就:航天路上的架橋人徐克俊,被譽為“極地第1人”的袁紹宏,和火箭1起成長的吳燕生等等。這些活動讓同學們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了解了歷史,更為重要的是,使他們從小就在自己心靈深處樹立起了1個個偉大的科學家形象,從而逐漸形成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在科技創新活動中,鼓勵學生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為國家和民族爭光,激發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在長期的科技活動中,我們以校內科技種植實驗園和科技實驗室為平臺和依托,深入開展小種植科學創新活動,引導和輔導學生實施課題研究,撰寫科學論文。我們引導和激勵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勤動筆、善比較、善總結,用科學的方法和操作實施試驗,進行記錄、統計和數據應用,然后歸納結論并結合實際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形成研究成果。幾年來,我們輔導學生200多人次,開展了50多項科學探究課題,撰寫的科學論文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得英特爾國際氣象獎3人次,北京市1等獎3人次,北京市2等獎15人次,北京市3等獎45人次。獲獎后,同學們捧著獎狀和獎牌品嘗到了辛勤耕耘的成果,更值得1提的是,他們獲得英特爾國際氣象獎的那1刻,1種民族榮譽感,瞬間得到了親身的體驗。當獲獎的喜訊帶回學校后,這種體驗又迅速傳遞給學校的所有老師和同學。這些都在不斷激勵同學,激勵他們更加刻苦學習,努力探索和鉆研,以期將來能獲得更多、更高的科技成果,為國家和民族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引導和帶領學生作實地考察,了解所在地區的地形地貌、環境狀況和鄉土鄉情,結合本地區實際,開展科技活動,為家鄉的發展獻計獻策,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樸素情感。如,帶領同學考察地區農業,同學們在活動中對本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后采摘業的興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考察和走訪,了解到本地區如今已逐漸形成系列的采摘格局:6月的鮮杏、7月的瓜菜、8月的大桃、9月的精品梨、10月的磨盤柿……這些信息的了解使同學們對家鄉有了更多、更深的認識,對家鄉的發展前景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對家鄉的熱愛和依戀之情。
2、在科技活動中培養獨立意識與合作精神
科學探究活動需要每個參與者各自承擔1部分工作和職責,盡自己所能,完成自己份內的事,這就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獨立意識。我們在輔導學生時強調,要始終把培養獨立意識作為1個重點來加以落實。教師在輔導和講評過程中,對這1觀點要想在心里,掛在嘴邊,落實到每個活動環節。實施實驗操作,對學生不遷就,不馬虎,不包辦代替,對操作規程、實驗數據的采集等環節要嚴格要求,嚴格把關。要求學生,首先要在思想上不依賴別人,有1股自強自信的勁頭。其次,是要進行自主思考,做到有頭腦,用頭腦,“我行我素”,躬身實踐,還要不辭勞苦,不怕困難,敢于面對挑戰和失敗。長期的嚴格要求造就了學生強烈的獨立自主意識。很多同學現在都能獨立的完成1項比較復雜的研究任務,從制定計劃,到逐項操作,再到數據的記載和分析,直至最后完成,能夠做到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措施有力,顯示出了1定的科學素質。
參與科技創新活動不但需要學生的獨立意識,同時也需要合作精神。與人為善、友好相處、相互取長補短、同舟共濟,這是當今社會做任何1項工作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所以,我們在強調獨立自主意識的同時,我們更強調,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要善于與同伴溝通、交流和研討,在相互合作中遇到摩擦和碰撞時,同伴之間要能夠相互理解,互諒互讓,顧全大局,服從大局,培養同伴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友愛,雙贏共贏的思想和胸懷。
[1]
【在科技活動中關注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相關文章:
體育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論文10-12
幼兒思想品德教育論文09-06
學校思想品德教育論文07-20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途徑10-04
淺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藝術論文06-12
體育教學如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08-23
淺談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08-21
探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創新方式07-28
關于品德教育中挫折教育的論文08-18
淺談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共情”運用探究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