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行業發展:
1.2.1國內發展趨勢
當前,全球通信產業已經進入新的大融合、大變革和大轉型時期,將逐步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技術、業務、產業的融合和創新將成為這個時期通信產業的主要特征:一是通信業憑借其技術和市場優勢,逐步向終端和內容產業延伸,通過提升客戶體驗,在內容上不斷拓展新的媒體,圍繞人們的娛樂、社交和商業活動提供業務應用;二是電信網絡和IT網絡設備的有效融合,網絡架構逐步向云計算演進,提供寬帶、綠色、安全、高效、智能、便捷、低成本的信息和網絡服務;三是通信業將進一步滿足行業市場的需求,大力發展物聯網,不斷拓展網絡和用戶的屬性與邊界。在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通信產業面臨新的技術、商業模式和來自其他行業的挑戰。
業務創新、深度融合,帶來多彩生活和優質體驗
移動互聯網,成為通信業務增長的新引擎。未來移動互聯網的增長將源于兩個方面:一是終端的發展,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12年全球智能終端的出貨量將超過PC,龐大的智能終端將成為推動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強大動力;二是應用的豐富,在終端硬件性能日益提高的基礎上,移動電子商務、移動營銷、移動閱讀、移動社區將進一步活躍和發展,并成為主流的移動互聯網業務。面對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增長,電信運營商、設備供應商、互聯網業務提供商等,紛紛以各種形式參與角逐。運營商憑借其網絡、終端和龐大用戶群的先天優勢,將迎來移動增值業務的爆發式增長,移動互聯網也將成為推動通信業務增長的新引擎。
電信能力開放,推動電信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電信能力開放的美好發展遠景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參與者。通過開放電信能力,建立運營商級的開發者系統平臺及應用商店,將電信能力和互聯網業務聚合,推出層出不窮的創新應用和業務,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通信和互聯網體驗。電信能力的開放將促進傳統電信產業和互聯網產業的良性互動,推動兩個產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并且成為通信產業轉型的重要演進方向。智能終端和智能應用,豐富人們的生活。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代表的智能終端正在融合上網本、電子書、掌上游戲機、MID、PND等設備的功能與技術。隨著Android開源操作系統的盛行,以及主流芯片廠商成熟硬件平臺的快速升級,智能終端的處理能力將日益強大,從而進一步促進智能終端產品和應用的開發。隨著無線寬帶網絡的發展,智能終端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關鍵環節,并在ICT產業鏈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各種智能終端將更加智能,從而具備智慧網絡終端所要求的感知和執行功能,并形成多樣化的末梢網絡,為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提供優質服務。
寬帶網絡、云計算,建設綠色安全的基礎設施
寬帶網絡,打造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寬帶接入技術,如10GPON無源光網絡技術,3G/LTE的百兆無線接入,移動數據分流;城域/骨干承載技術,如100G光通信技術,100G路由器技術,寬帶網絡交換技術;IP和傳輸融合的技術、網絡加速方案等寬帶技術,在歷經多年的研究后,其產品和系統已基本成熟。2011年,采用這些技術和新型架構的寬帶產品將在網絡上逐步部署,進行基礎網絡能力的升級和新一代信息網絡的構建,確保“十二五”期間,通信網絡向服務于綜合信息業務轉型,實現通信業的跨越式發展。
云計算,促進電信業務
“云化”。傳統靜態配置的網絡架構已難以適應運營商新時期發展的需要,以云計算技術構建的新型服務模式將是今后的必然選擇。根據IDC預測,云計算相關IT支出在2012年將達423億美元,未來4年,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平均年增長率將達到26%。通過向分布式云計算模式遷移,電信業務將實現“云化”。借助于虛擬化、資源共享技術,傳統電信網絡中專用平臺將被替代。由于計算、存儲資源和軟件解耦,運營商提升了資源的利用率和使用彈性,大大提高了業務部署速度和處理能力;在降低總體成本的同時,滿足用戶的動態個性需求。未來,業務“云化”與電信能力的結合將為電信網絡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綠色通信,推動通信發展的新動力。通信業已成為全社會綠色環保和節能減排戰略中的重要戰場,產業界正通過設計、發明新的部件,開發和優化網絡架構,來實現降低單位能耗的目標。目前,應用于綠色節能的各種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網絡架構和體系正不斷 涌現,比如,高效功放器件、智能載波/端口關閉技術、關斷載頻節電技術、分布式網絡架構、休眠新技術等,已經極大地降低了通信設備和網絡的能耗。預計進一步的創新將發生在云架構下,實現廣域范圍內的資源處理、認知無線電、“光進銅退”、低成本FTTx和綠色PON固定接入、動態光旁路以及全光網絡應用等,以全方位降低能耗,推動綠色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網絡安全和隱私保護,托起電信和互聯網健康發展的未來。為了通信和互聯網將來的健康發展,網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將通過技術手段確保存儲在網絡上和終端側的用戶隱私安全,同時還會防止網絡設備資源被非法使用或濫用,做到只有經過認證的用戶所授權的應用才可以允許訪問指定的該用戶的資源。同時,國家也會出臺和采取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安全保護政策與措施,提升用戶個人隱私權的保護意識,以全面提供網絡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確保通信和互聯網的健康發展。
扎實推進、走向深入,促進商業模式更趨成熟
物聯網,扎實推進迎接產業機遇。物聯網仍將延續2009年以來的關注度,并隱含著巨大的創新空間和市場潛力。加快物聯網的發展對促進“兩化”融合、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帶動經濟增長、提升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具有重大意義。電信運營商在以往的基礎上積極布局,交通、電力等行業也在積極探索和實踐。當然,物聯網的一些關鍵技術亟待突破,并需要探索合適的商業模式,使物聯網產業健康發展,同時,在公共服務和一些行業/企業領域,在政府的引導下,以應用促發展,實現產業協同并扎實推進。
三網融合,走向深入,推動創新。隨著三網融合試驗的進行,IPTV集成播控平臺建設的完成,三網融合的發展將逐漸走向深入和成熟。一方面電信的寬帶網絡建設將繼續推進,“光進銅退”將更廣泛地推進和部署,以滿足IPTV業務的服務要求。另一方面,針對新媒體的發展和廣電有線網絡的演進,能夠支持多源、多形式、跨平臺傳播的業務系統,滿足廣電有線網絡演進的大量實用技術和創新方案,如有線寬帶擴展技術、多信號家庭融合、視頻/多媒體信息管理、一云多屏/多云一屏等,將紛紛推出并投放市場,以適應三網融合在有線網絡上的實施,實現業務發展和保護現有網絡資源及投資兩者之間的平衡。
電信運營模式,從粗放到精細。回顧過去20多年電信運營業的發展,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投資拉動的高速增長,并在最近幾年達到了頂峰。但是,隨著國內市場漸趨飽和,快速增長正成為國內運營商的過去。在營收增速變慢時,仍要保持利潤的持續快速增長,只有依靠管理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走向精細化道路。預計網絡托管、代維等在國外廣泛存在而在中國一直行不通的管理模式將在2011年迎來重要拐點。繼續挖掘既有資源的潛力也是走向精細化的一大重要內容。此外,資本開支大幅下降,意味著運營商手里將擁有更多的富余資本可供投資。因此運營商尋找新的投資目標,進而試驗新的運營和管理模式的可能性將大大提高。
在信息已經成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戰略資源及基本要素的時代,人們對多媒體化、普適化、多樣化、全球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將進一步推動通信產業的發展,整個通信產業正進入新的高速成長周期。未來網絡將加速向IP化、寬帶化、無線化和多媒體化發展;以物聯網和云計算為代表的新興領域方興未艾,電信轉型將主導未來幾年的趨勢,融合與創新成為通信產業轉型的大方向和推動力。
讓我們攜起手來,加強創新,共同促進通信產業的發展,為推動中國信息通信業的繁榮而不懈努力。
1.2.2國際發展趨勢
未來通信業發展特征
(1) 固網與移動網絡高度融合
固網與移動的高度融合,已成為通信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資產規模最大的中國移動、資歷最老的中國電信、還是目前得益于政策照顧的中國聯通,未來都不可能僅僅憑少數幾種業務,就能雄霸天下。
(2) 通信業務成為快速消費品
(3) 通信接入方式多元化、數據類業務占優
隨著社會的進步,帶來經濟的發展和通信技術的進步,加上消費者對寬帶數據類、多媒體業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通信接入方式也呈多元化發展。傳統的窄帶通信和第二代GSM 移動通信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用戶對帶寬的需求。通信接入方式演變得更加多樣化,既有基于傳統固網銅纜的xDSL(各類數字用戶線路的統稱)技術、還有更先進的基于固網光纖通信的FTTx(各類光纖接入技術的統稱)寬帶接入、和更靈活的WiFi(一種無線互聯技術)熱點與WLAN(無線局域網)接入。除了傳統語音通信外,和各類視頻業務、點播業務、短、彩信、即時通訊業務、虛擬專網業務早已走向前臺,并隨著網絡的改造和升級、數據傳輸帶寬快速提升,基于固網的寬帶數據業務開始煥發新的生機。